我市仅叫“张伟”的就有1500多人。记者了解到,类似“张伟”这样同一个名字就有上千人的现象并不少见,由于重名而带来的烦恼正困扰着同名者,而为了避免重名的尴尬,现在的父母们给孩子起名字又走到了用生僻字和个性名字这个极端。
记者在我市户籍管理输入“张伟”的名字,一下子就调出来1549人。此外,我市还有1449个王伟、1235个李强。
据了解,这种重名现象会影响到户籍管理、邮电通讯、银行储蓄、医疗保险等各行各业,并给重名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麻烦。一位叫李强的市民跟记者抱怨,自打上小学班上就有跟他重名的,提问时都要用“大小”来区分,上大学以后拿信也经常被拿错。
而为了避免重名的麻烦,现在不少家长们又想到了给孩子起怪异或有生僻字的名字,曾经有一位杨姓市民给孩子报户口,要给孩子起名叫“杨光灿烂”,在旁的群众听了都劝他,“名字挺有个性,但是你确保孩子以后愿意叫这个名?”经过民警和周围群众的劝说,这位市民才愿意回去再想想。
而起名时也有的人走入了使用生僻字的误区,一小学生的名字为“旻”,不少人都对这个字的读音模棱两可,而他的同学的名字叫“肜”,连老师都叫成了“tong”。用这样的生僻字做名字虽然与众不同,但不仅不能朗朗上口,还可能会给学习、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比如,有些是电脑打不出的字,多数人不认识这些字,很可能在就医或到银行、邮局办理业务时遇上麻烦。
据记者了解,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,从女性的名字“淑”、“兰”、“珍”这些字中可以看出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贤淑、美貌。而男孩子名字中的“富贵”等词语可以看出当时主要由男性掌握经济大权。
上世纪50年代,当时国家刚解放不久,建国、建设等“建”字辈特别多。还有许多出生在国庆节前后的,便取名为“国庆”。
上世纪60年代男孩的名字带“军”的很多,反映出当时尚武的风气。上世纪70年代孩子取名喜欢叫“向东”、“卫国”等。到了上世纪80年代,比较流行男孩叫“勇”、“明”、“伟”,“杰”,女孩就叫“琳”、“惠”,开始侧重个性发展了。九十年代,还流行过一阵“洋名”,如“安琪”、“丽娜”等,都是常见的名字。
根据中国语言协会统计,以下这12个字为中国人起名最常使用的汉字。这12个字以使用率排列依次为:红(洪、宏、虹)、军、兰、涛、华、国、杰(洁)、珍、英、明、新(欣)、胜。如果你想避免重名,或者想起个有特色的,不妨适当回避。 |